5月17日,“我工作•我快乐”——艺术系首届优秀班级心理委员决赛在建筑艺术楼101教室拉开帷幕,艺术系馨语驿站指导教师陈施施、心理站全体成员、学生会干部代表等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12名候选人的资料通过艺术系微信公众号“同艺家”前期发布,并通过微信平台展开激烈的人气比拼。而决赛则以答辩的形式展开,包括5分钟的PPT个人汇报和2分钟问题回答。来自各班级的十二名选手一一上台,以PPT的形式进行个人汇报。每位选手都各有所长,答辩相当精彩。他们在尽情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也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作为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我系馨语驿站指导教师陈施施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告诉在座的心理委员们应该如何担当好示范者、倾听着、心理知识传递者的三个重要角色,强调作为心理委员不应仅仅是一个情绪的垃圾桶,更应该是情绪的垃圾处理器。
艺术系首次开展优秀心理委员评选,目的是在鼓励选拔出一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工作原则,关爱班级同学,积极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的心理委员,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而参赛的心理委员们纷纷表示,平时就通过参加院系组织的心理培训获得了许多心理知识和技能,他们更以本次评选为契机,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切实开展好“心理团体辅导”、“心理主体班会”、“心理知识普测”等各项活动。
|